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24年 第42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24-07-15
    上一期   
    特稿
    党内法规关于党领导人大工作的规范要求和作用机制
    程竹汝
    2024, 42(4):  3-11. 
    摘要 ( 853 )   PDF (1060KB) ( 28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如果说党对人大工作的领导是“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政治建设规律的集中体现,那么,党内法规关于党领导人大工作的规定就是这一集中体现的规范表达。随着党的领导法规的不断健全和完善,党领导人大工作的规范要求和作用机制也渐入体系化状态。这主要包括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民主集中制、充分发挥国家权力机关作用、依法执政等原则,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依法依规领导等方式,以及意识形态、组织嵌入、工作汇报和请示报告、人事主导、人大代表履职组织动员、党的各级组织与人大的合力等作用机制。
    本期专题1
    高校薪酬双层治理体系:内涵、困境与改革路径
    韩凤芹, 陈亚平, 舒亚琦
    2024, 42(4):  12-19. 
    摘要 ( 187 )   PDF (1174KB) ( 63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有效的薪酬治理是建设高水平大学的重要保障。但在实践中,政府层面的宏观薪酬治理和高校内部的微观薪酬治理均面临困境。伴随教育、科技、人才的统筹发展,高校薪酬治理更需要兼顾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既要关注宏观层面的改革赋能,也要注重高校内部微观治理体系的构建。基于此,本研究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出发,构建高校薪酬双层治理体系,系统分析我国高校薪酬制度宏观治理与微观治理所面临的困境,并提出改革建议,以期为我国高校薪酬制度改革提供参考。
    科研院所内部治理与薪酬制度改革研究
    刘海然
    2024, 42(4):  20-29. 
    摘要 ( 129 )   PDF (1258KB) ( 4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内部治理与薪酬制度对科研院所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内部治理是科研院所管理的基石,涉及科研院所的组织结构、权力分配、决策机制、监督机制等方面,直接影响科研院所的运行效率和创新能力。健全的内部治理体系能够确保科研院所科研活动的有序进行,促进科研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科研质量和效率。薪酬制度是科研院所激励科研人员的核心机制,其设计合理与否直接关系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新动力。合理的薪酬制度能够吸引并留住优秀人才,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热情和工作动力,从而推动科研院所的科技创新和成果产出。本研究聚焦于科研院所的内部治理与薪酬制度改革,分析当前科研院所的内部治理结构与机制,以及薪酬制度的运行状况与改革趋势,旨在为科研院所的现代化管理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本期专题2
    档案数字化管理师:职业内涵、能力结构与职业前景
    刘丽珍
    2024, 42(4):  30-38. 
    摘要 ( 391 )   PDF (1649KB) ( 24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档案数字化管理师是随着数字经济发展和社会劳动分工而出现的一种新职业。档案数字化管理师的职业内涵决定了其能力结构,而能力结构是档案数字化管理师开展工作、实现职业发展的基础。随着职业前景的不断拓展和变化,档案数字化管理师的职业内涵和能力结构也需要不断更新和完善。只有不断适应新的职业需求和档案行业发展趋势,才能更好地发挥档案数字化管理师的作用和价值。
    基于职业生涯管理的档案数字职业人才培养策略
    马卫东, 米丰山
    2024, 42(4):  39-48. 
    摘要 ( 81 )   PDF (1325KB) ( 18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劳动关系和劳动形式的重大变革,催生了一批数字职业,同时对新型数字人才产生巨大需求。在档案数字化过程中,档案数字职业人才存在巨大缺口,而培养体系的相对落后已经成为档案数字职业人才培养的短板。针对这一问题,本文从职业生涯管理的视角出发,从个人与组织两个层面探究目前档案数字职业人才培养困境的解决方法。
    国家治理
    新时代乡村治理进程中群众路线的实践路径
    张雨萌, 王金伟
    2024, 42(4):  49-58. 
    摘要 ( 117 )   PDF (1560KB) ( 26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治理现代化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环节。群众路线作为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在推动乡村治理现代化过程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群众路线既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关键抓手,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根本保障。本文通过分析党的群众路线的科学内涵,更加全面地总结群众路线所经历的初步探索、曲折前进、重回正轨、创造发展四个历史阶段;在此基础上重点把握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的实效。对新时代乡村治理全过程的考察表明,群众路线不仅具有重要的政治保障作用,也为乡村治理提供具体的实践路径。通过强化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开拓网络群众路线、塑造乡村精神文化等创新实践,为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奠定坚实的乡村基础。
    公共管理
    老龄化进程中地方政府居家养老服务政策工具演进逻辑——基于南京市政策文本的分析
    向玉琼, 吴梓熠, 王羽竹
    2024, 42(4):  59-72. 
    摘要 ( 125 )   PDF (2579KB) ( 21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人口老龄化加剧的过程中,地方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居家养老服务政策,政策工具不断演进。本研究运用政策文本分析方法,分析南京市居家养老服务政策的发文量以及政策工具的种类、数量和使用情况,探讨居家养老服务政策工具的演进逻辑。研究发现,居家养老服务政策工具可分为供给型、环境型和需求型三种,它们在时间维度上呈现出互适性的动态特征。基于财政压力与资源调配能力、政府部门内部压力与竞争以及社会公众需求的推动,居家养老服务政策工具的演进逻辑表现为:从家庭和政府主导到包容多元主体、从硬性法规到柔性措施选择、从传统科层制流程到数字服务的智能化运行。
    阶层固化感分析:产生、挑战与应对
    韩林秀
    2024, 42(4):  73-84. 
    摘要 ( 230 )   PDF (1602KB) ( 32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有研究指出,中国社会流动并不存在阶层固化,然而“阶层固化”却长期、广泛地占据舆论空间。之所以出现这一矛盾现象,主要是因为当前在社会成员中普遍存在一种“阶层固化感”。与已有概念不同,“阶层固化感”直接面对社会成员所感受到的“固化”因素,导致其形成的,既有现实因素,也有历史因素以及舆论渲染因素。这一社会感受的存在会给政治意见表达、政治稳定和政治认同等带来新的挑战。应对这一挑战,既要从经济发展和社会保障的实际出发进行调整,也要注意舆论引导,丰富社会评价标准,释放社会情绪。
    学科建设
    秘书学专业学生专业认同现状调查及提升策略研究
    苏伟琳, 陈辉远
    2024, 42(4):  85-95. 
    摘要 ( 161 )   PDF (1478KB) ( 34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对7所高校的382名秘书学专业学生就专业认同水平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显示:秘书学专业学生的专业认同水平总体中等偏高,并且因政治面貌、专业进入方式、专业绩点排名、户口类别以及对专业前景认知的不同而存在显著差异。在此基础上,从专业教研组、专业教师、学生和用人单位等主体的视角讨论提升秘书学专业学生专业认同水平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