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21年 第39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21-07-15
    上一期   
    本期专题
    街头官僚策略性执法行为的类型及影响因素研究
    申珊珊 杨帆
    2021, 39(4):  3-16. 
    摘要 ( 2891 )   PDF (2030KB) ( 22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街头官僚在行政执法中受到执法者、执法规则、执法情境三个维度的结构性因素影响,形成积极执法、消极执法和放弃执法三种不同的策略性执法行为。在常规的执法活动中,既定执法规则完备, 但执法工作处于社会舆论的监督之下,街头官僚会综合考虑互惠、利己、情理等因素,选择积极执法。若执法活动受到上级的严格管控,工作压力增大,街头官僚会基于规则依赖、求稳避责、同僚共谋等逻辑,选择消极执法。当上级强化执法管控,且执法活动受到社会舆论监督时,街头官僚的裁量空间被压缩,难以在执法过程中自主设计或选择行动策略,此时应问题需求导向和任务目标导向的要求,街头官僚会选择放弃执法。对执法活动中的三种策略性行为展开分析,有助于理解街头官僚执法行为差异的形成逻辑,为规范一线行政执法提供有益的思路。
    基层治理新“传统”:矛盾解决路径与治理共同体构建——以永康市“一警情三推送”为例
    张品 应小丽 叶羽裳
    2021, 39(4):  17-27. 
    摘要 ( 2583 )   PDF (1489KB) ( 11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近年来浙江省永康市在解决基层纠纷过程中,突破了以往先由基层权威调解,调解不成再报案走行政与司法途径的惯例,转而采用先报案走行政与司法途径,再通过公安部门的精准分析研判,筛选出可由基层调解的纠纷,并将其分发推送至基层政权,由基层权威调解。随着基层自治领域的逐渐缩小,基层权威在调解日常纠纷中不再独立发挥作用,一个新的基层治理共同体逐渐形成。永康市矛盾调解现象背后的基层治理逻辑,既不是传统治理逻辑的延伸,也不是传统治理逻辑的断裂,而是在党领导下形成的基层治理的新“传统”。
    社会冲突治理:理念导向与策略选择——基于一个典型事件的实践反思
    张正州
    2021, 39(4):  28-40. 
    摘要 ( 2714 )   PDF (1828KB) ( 21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社会冲突具有社会整合的“正功能”,然而在以维护社会稳定为首要治理目标的政治精英看来,社会冲突更多地表现出一种社会不稳定状态,破坏着社会秩序乃至国家改革和发展的大局。面对社会分化与冲突的现实,应把握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明确社会冲突治理的理念导向,重构社会冲突治理的策略选择。在整合社会冲突过程中,政治精英需要体认社会冲突的“正功能”,主动介入社会冲突与抗争,将具体冲突事件的妥善化解作为社会安全阀,从而掌控社会冲突的强度与影响,通过化解社会冲突以维护社会稳定。同时,构建社会安全阀机制,丰富社会冲突治理的制度化渠道,以促进社会利益主体表达和参与,推动社会有机体的良性运转,增进执政党与人民群众的沟通与联结,实现政治共同体的有机整合。
    国家治理
    乡村移风易俗中的“三治”融合——以X市Z村的殡葬改革为例
    李慧凤 姚苏笑 马秋芝
    2021, 39(4):  41-50. 
    摘要 ( 2633 )   PDF (1567KB) ( 19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移风易俗是乡村振兴战略中乡风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治理改革的重要环节。近年来,移风易俗取得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一些棘手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两种张力:一种是政策法规与民众接受程度之间的张力,另一种是传统风俗与现代文明之间的张力。研究通过考察XZ村殡葬改革中的移风易俗做法,从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的角度探讨移风易俗中存在的张力及其消解之道,为相似地区的移风易俗改革提供思路与经验借鉴。
    公共管理
    从信息公开到有效透明: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政府信息公开及优化策略——以新冠肺炎疫情为例
    李晓倩 乐家贝
    2021, 39(4):  51-73. 
    摘要 ( 445 )   PDF (2844KB) ( 26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信息透明对于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治理至关重要。信息透明的意义不仅来自信息公开行为, 还依赖公开信息的可理解程度。研究以新冠肺炎疫情为例,考察官方机构的信息公开情况,对比分析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在疫情信息公开的信息通达性、公开内容和公开形式上的特点,结合各地的创新实践,提出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治理中信息透明的实践策略,为信息公开的有效透明提供参考思路。
    行业观察
    “电子官僚主义”的特征、危害及整治之策
    宋林霖 李子鑫
    2021, 39(4):  74-82. 
    摘要 ( 503 )   PDF (1553KB) ( 13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电子官僚主义”是信息技术背景下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新形态,主要特征为党政机关工作中的过度留痕、技术设障、“电子衙门”、平台滥用。其不仅会加剧基层工作负担,给群众办事增加难度,还易使干部滋生懒政怠政行为,埋下腐败隐患。文章提出规范痕迹管理、创新政务服务、开放权力监管、优化网络办公等对策,以有效遏制“电子官僚主义”,防止干部不担当、不作为,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私营企业主”和“民营企业家”称谓的历史内涵辨析
    王喆
    2021, 39(4):  83-92. 
    摘要 ( 1556 )   PDF (1166KB) ( 17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对从事非国有经济活动的群体的称谓,有一个变化的过程。相较于“私营企业主”,目前“民营企业家”这一称谓用得比较多。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两种称谓,有必要对中国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历史变迁进行梳理。从百年党史看,根据私有制对中国生产力发展的推动作用,中国共产党所采取的相应政策经历了从“铲除”,到“兼顾”,再到“鼓励支持引导”的过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从起“补充”作用到起“决定性”作用;相应的,非国有经济也不断得到发展。“私营企业主”和“民营企业家”称谓的历史内涵之变化,印证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内涵的演变过程:从“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到“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再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