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20年 第38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20-11-15
    本期专题
    科技创新助力民生治理的“嵌入”和“浸润”路径
    何继新 徐仿
    2020, 38(6):  3-11. 
    摘要 ( 538 )   PDF (4537KB) ( 21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科技创新与民生治理具有高度的契合性,体现在服务的对象、对政策的认知和深化、技术方法、服务目标等方面。从职责禀赋维度看,多元主体驱动、技术“软环境”提升、技术推广转化网络资源是科技创新助力民生治理的“嵌入”路径;从价值伦理维度看,民生治理价值意蕴的情境深化、主动能力的激发、系统管理的提升,是科技创新助力民生治理的“浸润”路径。科技创新助力民生治理需从突破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瓶颈、融合科技创新与民生需求、构建民生领域科技创新生态体系等方面切入,力促科技创新与民生治理共同前行。
    公共卫生重大风险防控背景下的社区治理:力量下沉与效能提升
    刘凤
    2020, 38(6):  12-20. 
    摘要 ( 483 )   PDF (4482KB) ( 35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社区是公共卫生重大风险联防联控的第一线,防控力量下沉到社区与治理效能提升是当前最重要的任务,然而在实践过程中,二者并不是简单的因果关系。公共卫生重大风险联防联控背景下,社区治理呈现出制度动员能力强大、网格管理优势凸显、应急治理体系缺失、智慧科技需求迫切等特征。防控力量下沉过程中出现“部门割据与社区兜底”“有限能力与无限责任”“高效作战与形式主义”“广泛动员与泛原子化”等非对称性困境。社区需要在“打通社会网络,盘活资本存量”“补齐应急短板,下沉专业资源”“强化社区认同,培养风险意识”“数据驱动效能,建设智慧社区”四个方面着力,提升治理效能。

    构建二元平衡的营商环境:基于价值共创的理论、经验和适配度
    魏巍 邵杰
    2020, 38(6):  21-29. 
    摘要 ( 436 )   PDF (4150KB) ( 14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十九大之后,各级政府正在积极开展以构建优良营商环境为核心的政府职能转变工作,以推动“放管服”改革走向深入。尤其在后疫情时代,企业面临疫情和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的冲击,急需政府提供优良营商环境。在当前政府构建营商环境的实践进程中,出现了过于重视营商环境的指标化、评价化趋势,以及将招商引资逻辑照搬到营商环境构建中等问题,需要以价值共创理论为框架,构建政府、企业二元平衡的营商环境,推进经济治理的效率化、科学化和公平化。

    公共管理
    浅析改革开放以来公共政策的价值选择
    覃全德 程竹汝
    2020, 38(6):  30-36. 
    摘要 ( 1339 )   PDF (2887KB) ( 10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公共政策的价值一般包括正义、平等、效率、民主、秩序和发展等,但具体的价值选择常因政策环境的不同而有差异。词频统计方法可用于研究公共政策价值选择。分析党的政治报告中政策价值关键词出现的次数,对解释改革开放以来政策价值选择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不同位阶的政策价值的优先性在40 年间有不同程度的变化,第一层次长期处于战略高位,第二层次的变动较为持久和显著,第三层次的优先性正在逐渐提高。这些变化与政策环境尤其是党的理论自觉密切相关。

    社会经济地位、社会公平感:主观感知下的政治参与 ——基于CGSS2015 的实证分析
    姚远琪
    2020, 38(6):  37-47. 
    摘要 ( 704 )   PDF (4358KB) ( 17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政治参与是现代民主社会的核心构成要素,是公民与政府互动、表达意愿的主要形式。文章基于2015 年度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15)数据,采用Logitstic 回归模型,从社会经济地位(包括社会经济地位感知和社会阶层认同感)和社会公平感这两个公民主观感知因素切入,深入分析其对公民政治参与的影响。研究结果首先表明,在社会经济地位层面,公民的社会阶层认同感显著影响政治参与,即公民对自己的社会阶层认同感越高,认为自己所处的社会阶层越高,其政治参与的可能性越高;但公民的社会经济地位感知对政治参与的影响却不显著。其次,在社会公平感方面,社会公平感显著正向影响政治参与,即公民感知到社会越公平,其政治参与的可能性越高。

    人力资源管理
    协同发展视角下内蒙古中心城市人才政策吸引力比较研究
    王雅荣 耿晓琳 张宁
    2020, 38(6):  48-59. 
    摘要 ( 340 )   PDF (4697KB) ( 12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十九届五中全会推进实施区域重大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内蒙古自治区“十三五”新型城镇化规划》(2016—2020 年)制定呼包鄂协同发展战略,以呼和浩特市、包头市、鄂尔多斯市三大城市为核心,提升区域整体竞争力。在内蒙古自治区政府指导下,呼包鄂政府发布系列人才政策,引进和培养城市社会发展所需各类人才。文章梳理呼包鄂人才政策内容,重点关注吸引高层次人才的优惠条件和吸引大学生就业创业的优惠条件,并将其归类为发展性政策和福利性政策。文章就呼包鄂中心城市人才政策的吸引力进行评价,并从协同发展视角指出呼包鄂人才政策内容的不协同之处。

    公共关系
    全媒体时代的政府媒介使用、议程设置与形象呈现 ——基于上海市政务平台的内容分析
    丁依霞 徐倪妮
    2020, 38(6):  60-69. 
    摘要 ( 1304 )   PDF (4404KB) ( 8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政府形象传播在全媒体时代的适应和变革,已成为政府部门进一步提升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所面临的重要课题。结合网络议程设置理论,对上海市政府在其门户网站、政务微信、政务微博和政务客户端四个平台上发布的信息进行内容分析,总结其媒介使用、议程设置和形象呈现的特点和规律。研究发现:全媒体时代的政府形象传播在媒介使用上采用多种媒介平台进行沉浸式传播,在视觉呈现上注重图文并茂,在行为呈现上重视用户需求,在价值呈现上突出亲民、权威和透明。而进一步提升政府形象传播,需处理好以我为主与用户至上、媒介融合与媒介细分、内容为王与渠道为王、日常运营与应急管理四种关系。

    公文研究
    言语行为理论视角下指示性通知以言行事的个案分析
    杨万姣
    2020, 38(6):  70-81. 
    摘要 ( 711 )   PDF (5815KB) ( 12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言语行为理论对公文文本具有较强的解释力。本文主要运用塞尔的言语行为理论,结合公文文本自身的特点,建立新的公文文本分析框架,将公文中的言语行为分为阐述类、评价类、预测类、宣告类和指令类五种。在新的公文文本分析框架下,对一篇指示性通知个案的语句进行分解归类和编码,详细分析该指示性通知在其文本语言中所蕴含的言外之力,总结每类言语行为在管理活动中的具体作用以及语言形式特征。通过个案研究,更详细、直观地探究公文文本以言行事的具体表现,更深入地理解公文的语言,更高效地写作公文。

    专业建设
    常崇宜秘书学思想述评
    徐丽君
    2020, 38(6):  82-90. 
    摘要 ( 584 )   PDF (4144KB) ( 13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对我国当代秘书学研究领域知名学者常崇宜的秘书学思想进行梳理,总结其“秘书学就是秘书工作学”的基本理论,分析其中国特色秘书学理论的贡献与局限,反思其秘书学理论及思想对我国当代秘书学学科建设的影响与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