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网站首页
编辑部公告
在线办公
在线期刊
学科动态
留言板
资源共享
服务中心
关于我们
作者投稿系统
专家审稿系统
远程编辑系统
主编远程办公
当期目录
最新录用
过刊浏览
高级检索
秘书写作模板
秘书工作案例
秘书工作程序
秘书工作规范
投稿指南
订阅指南
联系我们
期刊介绍
期刊编委
期刊荣誉
微信公众号
当期目录
2020年 第38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20-05-15
上一期
下一期
国家治理
疫情防控中人权保障需要平衡的几个关系
常健 王雪
2020, 38(3): 3-11.
摘要
(
1564
)
PDF
(1318KB) (
49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重大疫情直接威胁所有人的生命健康,也给各国经济、社会和政治带来难以预估的负面影响。为了防控疫情,各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相应举措,这是保障人民生命健康权的必要措施。但防控疫情的各种措施会对其他人权和公共利益的实现方式构成一定的限制,因此,在重大疫情防控中,关于人权保障需要平衡五种重要关系,包括生命健康权保障与其他各项人权保障的关系,人权的平等保障与弱势群体权利特殊保护的关系,生命健康权保障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疫情知情权保障与社会稳定的关系,国内人权保障与对外人道主义援助的关系。
上海养老服务政策70年:阶段历程、政策变迁与发展逻辑
陈彦桦 张晓荣
2020, 38(3): 14-26.
摘要
(
1291
)
PDF
(1594KB) (
48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养老服务政策是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关键。上海是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最为突出的地区,人口老龄化形势严峻。1949年以来,上海养老服务政策的发展从最初的基本救助阶段,到萌芽发展阶段,再到规范化和社会化阶段,最后进入当前的全面发展阶段。经过70 年的发展,上海养老服务政策由单一的、面向孤老的社会救助模式,变迁为以全面提升养老服务质量和构建全方位有序发展的养老服务业为目标的,面向全体老年人的养老服务政策体系。从发展逻辑看,上海养老服务政策70 年的变迁,是回应社会需求的过程,是政府职能转变的过程,也是紧密对接国家战略、吸收国际经验的结果。
公共管理
基于用户接纳模型的政府数据开放研究
邓崧 刘菁 杨慧敏
2020, 38(3): 27-38.
摘要
(
943
)
PDF
(1649KB) (
27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用户接纳是用户利用政府数据创造价值的前提。我国的政府数据开放尚处于初期阶段,对政府数据开放的用户接纳过程缺乏探究。借鉴技术接受模型,搭建用户接纳视角的政府数据开放动态模型,设计13个观察指标用以衡量政府数据的有用性和易用性,构建政府数据开放的用户接纳模型,从6 个角度对用户接纳情况进行观察,并运用案例比较分析法,选取上海、北京、贵阳三个城市的政府数据开放平台,依照评价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发现:政府开放数据的有用性和易用性会对用户接纳产生积极影响,从用户接纳的视角探究政府数据开放,将有利于提高当前政府数据开放的效率,让政府数据价值得到充分的挖掘。因此,应重视政府数据开放组织主体的建设,明确数据开放工作的责任主体,使群众监督有具体的对象,提高平台的回应性。
秘苑春秋
中国古代辅政系统研究
宋凯
2020, 38(3): 39-57.
摘要
(
1807
)
PDF
(2985KB) (
100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辅政工作是治国理政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参谋辅助、科学决策、谏议顾问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辅政工作在中国历史上源远流长,并且随着朝代的更替呈现不同的状态和特点。中国古代辅政工作的特殊规律中凝聚了古人治国理政的智慧,部分经验值得今人借鉴学习。立足于中国古代政治管理体制,以“统政- 主政- 辅政”三大功能性指标重新审视整个古代政治体系,厘清中国古代政治管理制度的运作方式,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辅政系统的构成、状态及其发展脉络进行梳理,探究中国古代辅政系统和辅政工作的规律及得失,可为当下的辅政工作提供启示和借鉴。
他山之石
整体政府建构:日本大部制改革再审视
李汉卿 江霞琴
2020, 38(3): 58-68.
摘要
(
767
)
PDF
(1922KB) (
68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996—2001年日本政府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最终形成“1 府12 省厅”的大部门体制,构建了主要发达国家中最精干的中央政府核心机构的总体架构。此次大部制改革致力于建立一个整合、统一的整体政府。用整体政府理论来分析,日本大部制改革试图通过建立结构性协同机制和程序性协同机制来构建一个整体政府。结构性协同机制主要是对中央省厅、央地关系、政社关系进行结构调整;程序性协同机制主要是通过建立政策协调机制、引入政策评价制度来完善政策过程。日本大部制改革使整体政府建构成为可能。
公文研究
公文文本研究方法刍议
杨霞
2020, 38(3): 69-81.
摘要
(
570
)
PDF
(1690KB) (
57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文本理论视角下的公文文本,是各级各类社会组织在公务活动中书写固定下来的管理话语和表意实践。它不仅是静态的语言成品,也是动态的言语行为,具有内容实用性、语体规约性、结构多重性、处理程序性等特征。这也决定了公文文本的研究论域由动静结合、关系多维的系列问题域构成。因此,在选用研究方法时,应当充分考虑公文文本的特征和研究问题的需要, 创新选择和运用系统科学研究、跨学科研究、比较研究、质性文本研究等多种方法,对问题不断追问与探究,以此推动公文理论知识的生产、创新与发展。
古代公文装叙结构的成因和效度
冒志祥
2020, 38(3): 82-93.
摘要
(
1611
)
PDF
(1750KB) (
56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使用装叙结构是古代公文写作的重要表现方式。使用装叙结构的公文常常会装填发文事由、流转机关、处理建议和办理结果等,且以独特的叙事方式呈现文本。装叙结构的广泛使用与公文去冗显旨的文风要求和照刷磨勘等制度密切相关。公文写作使用装叙结构强化了国家监察制度在档案工作、文书工作中的控制职能,有利于对公文所涉公务事项进行追溯,提升公文的论据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