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9年 第37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19-05-15
    本期专题
    明清时期题本的发展变化研究
    王云庆 张笑秋
    2019, 37(3):  3-10. 
    摘要 ( 455 )   PDF (1223KB) ( 66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明朝为弥补奏本的缺陷,创立题本,并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办理流程。清朝在此基础上继续推广题本,令其成为当时使用范围最广、数量最多的奏议文种。然而奏折带来的巨大冲击、国家内外部环境的巨变以及题本自身的种种缺陷, 使得清廷在光绪时期正式宣布停用题本。从明初到清末的五百年间,题本的发展经历了一个由盛到衰的过程,在展现明清两朝各具特色的文书处理制度的同时,也反映出当时的政治制度乃至社会的总体面貌。
    论清代幕友的文档工作
    何宝梅 吴丝禾
    2019, 37(3):  11-17. 
    摘要 ( 1156 )   PDF (1127KB) ( 3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清代幕友是清代政府特别是地方政府文牍工作的主要承担者之一,负有草拟文书、审核文书、管理文书等基本职责,还可以借此分担主官的职责、制约书吏的舞弊行为、规范文档工作等。在文档工作中,清代幕友显示出独特的“师爷笔法”、精熟的例案技巧、谨慎圆滑的文风、独创的文件分类法等才能。与书吏相比,清代幕友在文档工作中表现出来的各种弊端,既具有相似性,又有各自的不同之处。
    伪满行政公文语言特点研究
    董宇 周冬
    2019, 37(3):  18-26. 
    摘要 ( 375 )   PDF (1698KB) ( 68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十四年抗战”时期,中国东北出现了一个由日本帝国主义扶植的殖民傀儡政权———伪满洲国。作为民国时期行政公文的特殊存在,伪满行政公文成为见证日本帝国主义殖民统治中国东北的官方文书。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统治和文化侵略对当时的中国东北造成恶劣影响,其文化高压和殖民教育导致伪满行政公文语言呈现出诸体裹杂、沉渣泛起的特征。
    公共管理
    中国机构改革的决策过程———以2018年党和国家机构改革为例
    周望 蔺绍春
    2019, 37(3):  27-37. 
    摘要 ( 534 )   PDF (1415KB) ( 50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018 年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标志着机构改革新时代的到来。目前,关于中国机构改革的各种研究较少关注其决策过程,而关于中国决策过程的各种研究亦较少关注机构改革这一领域。文章立足于这一“接合部”, 致力于探究中国机构改革的决策过程。在2018年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整个决策过程中,包括内层、中层、外层在内的三层次决策系统相互作用,并通过时间共识、过程共识、风险共识和政治共识这四种共识机制,最终形成了机构改革的方案文本。
    福山民主理论的“变”与“不变”及对中国社会主义民主的启示
    李丹
    2019, 37(3):  38-46. 
    摘要 ( 510 )   PDF (992KB) ( 18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历史背景下,福山的“历史终结论”认为,“人类意识形态发展的终点”和“人类最后一种统治形式”就是西方的自由民主制度,人类历史将终结于自由民主的资本主义社会。之后,福山的“历史终结论”有了重大的变化。福山在坚持西方民主、法治的同时特别提出强化国家能力的思想,并认为现代政治成功的条件是“有效国家”“法治”和“民主问责制”三要素之间的平衡。福山从“民主至上”理论向“国家建设主轴”理论发展的实质,是从“谁来统治”向“如何治理”的理论转变,这也是政治学研究的一大进步。从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改革的目标,是在提升国家治理能力的前提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企业管理
    “一带一路”沿线欠发达省份服务业创新供给侧改革研究
    梅蕾 高依娜 邱淑凤 张鹏 李文
    2019, 37(3):  47-54. 
    摘要 ( 423 )   PDF (1330KB) ( 2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提出为服务业创新能力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结合“一带一路”倡议的发展契机,对服务业创新供给侧进行建模与分析研究。对“一带一路”沿线12个经济欠发达省份的服务业创新供给侧进行熵值法评价,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供给侧的聚类分析,根据定量分析结论提出供给侧改革的措施建议。
    人力资源管理
    理论向左,实践向右:绩效工资研究的弥合趋势与最新努力
    马君 闫嘉妮
    2019, 37(3):  55-67. 
    摘要 ( 720 )   PDF (2314KB) ( 9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绩效工资被广泛应用在激励领域,然而相关理论研究始终滞后于实践需求。理论与实践背离的背后是近半个世纪以来的观点对立、理论冲突、学派对峙与实践彷徨,这折射出管理活动所面临的永恒困境———在“自主”与“控制”之间寻求平衡。在创新驱动发展的时代,各种理论的整合、理论与实践的整合已被提上战略议程。文章在厘清绩效工资理论与实践脱节的历史根源的基础上,从情境(塑造有利于绩效工资发挥正向作用的组织情境)、结构(不依赖于水平提高而通过优化结构提升激励效果)、协同(将绩效工资对自主动机的“控制性”转化为引导员工自主发展的“信息性”)三个方面,对绩效工资理论与实践的整合进行深度分析。
    公文研究
    “主题互文性”理论及其在党政机关公文研究中的应用
    黄兵
    2019, 37(3):  68-77. 
    摘要 ( 1612 )   PDF (1082KB) ( 2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美国当代语言学家Jay L. Lemke 在互文性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主题互文性(thematic intertextuality)”理论,用以分析语篇的主题关系网络。该理论为深入认识党政机关公文的本质提供了一个特别的视角。文章尝试用主题互文性理论分析和解释党政机关公文语篇的主题关系及相关问题,研究结果可以指导公文写
    作和阅读实践,并为公文生成和理解的自动化研究提供理论支撑,也有助于党政机关提高工作效率,塑造良好的国家机构形象。
    从公司文书看现代公文外延的扩展
    黄文贵
    2019, 37(3):  78-86. 
    摘要 ( 301 )   PDF (1038KB) ( 16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公司文书虽然不是公务文书,处理的并不一定是“公共事务”,但它仍然属于公文的范畴。从公司文书的视角进行考察,自古及今公文的外延已经出现了显著的扩展。一是行文主体的扩展,从朝廷的公文,到机关的公文,再到机关的公文和公司的公文;二是公文职能的扩展,从服务皇权,到处理公务,再到成为所有社会组织的管理工具;三是公文文种的扩展,从法定公文到非法定公文,由狭义的公文到广义的公文,而且突破了公务文书和私务文书的界限。公文外延扩展的背后,是“公共权力”逐渐从独占走向分享,从集权走向民主。
    专业建设
    基于PBL 的秘书实践课程教学与反思———以秘书实训课程为例
    徐丽君
    2019, 37(3):  87-93. 
    摘要 ( 349 )   PDF (862KB) ( 28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PBL 作为一种新型教育与学习模式,自20 世纪70 年代以来被各国大学广泛应用于医学、工程学、管理学等多个学科领域的教学改革与实践。文章采取个案研究方法,以秘书学专业的实践课程为例,运用PBL 重构秘书实训课程内容及教学过程,反思PBL 在秘书实践教学中的优势与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