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25年 第43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25-01-25
    本期专题 营商环境治理创新
    中国演唱会经济营商环境治理:实践样态、现实制约与优化路径
    宋林霖, 胡梦田
    2025, 43(1):  3-11. 
    摘要 ( 211 )   PDF (1519KB) ( 13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演出市场的复苏与繁荣、演出市场的下沉趋势、演艺与文旅产业的深度融合等实践样态,在带来行业繁荣的同时,也出现了诸多问题:票务市场混乱导致购票难与退票难、场地选择与现场管理考量不周、演出内容审批与职业伦理规范的缺位。这反映出行业监管与市场机制的诸多缺陷,是文化产业治理中的结构性难题。对此,应通过强化票务市场监管与治理机制、优化演出场地选择与现场管理、完善演出内容审批与职业伦理规范等路径,推动中国演唱会经济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

    治理互嵌:飞地园区营商环境建设中的地方政府跨域协同
    翟磊, 余浩
    2025, 43(1):  12-22. 
    摘要 ( 124 )   PDF (2977KB) ( 11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地理空间格局重塑和区域治理体系重构的过程中,飞地园区这一模式通过突破行政规划限制实施资源配置与产业转移,促进互利共赢。飞地园区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水平的营商环境建设。对飞出地与飞入地政府在飞地园区营商环境建设中的职责进行分析后发现,飞地园区管委会的职责具有扩大的趋势,对飞出地与飞入地之间的区域协同产生影响。本文提出从目标、组织、技术三个维度构建飞地园区营商环境建设的治理互嵌机制,打造两地政府绩效共同体、探索两地政府间最优职责配置方案、通过数字技术支撑跨域协同,以此推动飞地园区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助力经济发展和区域一体化。
    平台经济法治化营商环境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完善
    尚海涛, 王娜
    2025, 43(1):  23-36. 
    摘要 ( 97 )   PDF (1798KB) ( 7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国内外有关研究机构以及一些地方政府都提出过法治环境评估指标体系。法治化营商环境评估指标应涵盖体系完备、公开平等的营商法律制度,职能科学法定、履职合法充分、程序正当高效的法治政府,依法独立公正的司法保障体系。平台经济法治化营商环境的指标体系应包括法律制度环境、平台监管环境、反垄断规制环境、数据安全环境和权益保障环境等5 个一级指标,下设25 个二级指标和79个三级指标。通过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动我国平台经济迈向创新、开放、规范、共赢的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本期专题 基层治理创新理论与实践
    社会工作介入城中村儿童友好空间建设的行动逻辑研究——基于行动者网络理论
    邵任薇, 李露, 赵沛沛
    2025, 43(1):  37-47. 
    摘要 ( 5064 )   PDF (2447KB) ( 12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儿童友好社区建设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尤其城中村流动儿童缺少活动空间。社会工作机构作为社区建设的重要参与主体,其专业介入作用已经得到广泛认可,因此可以将其引入儿童友好社区建设中。本研究选取X社工站在Q村开展的儿童友好空间建设项目——“小禾的家”作为案例,借助行动者网络理论,以社会工作者为核心行动者,总结城中村儿童友好空间建设所遵循的转译逻辑,并从行动者自身、行动者之间、行动者外部分析儿童友好空间建设面临的困境,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期为其他社会工作者推动城中村儿童友好空间建设提供方向指引。

    社区公共服务供给模式研究——以两类社区食堂为例
    毛柳菁, 郑晓华
    2025, 43(1):  48-58. 
    摘要 ( 227 )   PDF (1557KB) ( 14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社区食堂是满足居民就餐需求的一项社区公共服务。本文通过构建供给视角下“政策性布局-社会化考量”二元分析框架,选取社区公共服务供给中的典型政企合作实践案例开展研究,运用实地研究法对同一街道内的两种社区公共服务供给模式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发现:相较于政府主导,居民主导模式下的社区公共服务供给的效果更好。两种供给模式都实行社会化参与、专业化运营与群众性评议,但居民主导的供给模式有三方面的优势:一是政府从“台前”退到“幕后”,避免了因政府过多考虑自身政绩、较少考虑企业的市场化属性和利益要求而影响公共服务的可持续供给;二是社会力量由“配角”转为“主角”,既能减轻政府在财政、服务效能等方面的压力,又能充分发挥社会力量的能动性与专业性;三是社区居民从“被动”变为“主动”,使得公共服务的供给从单向输送、单边行动转变为主动参与和双向互动。

    公共管理
    国内外移动政务研究比较与展望——基于CNKI和WOS的文献计量分析
    毛万磊, 郭政兵
    2025, 43(1):  59-78. 
    摘要 ( 135 )   PDF (16863KB) ( 5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移动政务已成为政府治理的重要载体。对国内外移动政务研究进行比较分析,有助于优化研究范式,助益数字治理能力的提升。本研究以CNKIWOS核心数据库中的移动政务研究相关文献为分析对象,运用CiteSpace VOSviewer 生成知识图谱,对国内外研究状况进行计量和对比分析,研究发现:(1)从整体趋势看,国内研究起步晚、发展快、体量大,国外研究整体处于上升趋势,并于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达到顶峰;国内外的研究都经历了萌芽期、发展期、成熟期和创新期四个阶段。(2) 国内外研究机构合作网络均较为松散,在国内,高产学者引领了本学术团体的发展,并且不同“产学研”主体间的合作推动了移动政务技术和产品在实践领域的应用;在国外,高产学者相对游离于学术团体之外。从国际合作来看,中美两国成为研究的主力军。(3)国内外的研究主题存在明显差异,国内研究侧重基础技术,国外研究关注公众接纳。基于以上发现,未来研究可以作如下推进:立足中国发展实践,讲好中国理论故事;聚焦微观实践经验,开展多元范式研究;鼓励交叉学科研究,促进知识创新流动;积极参与国际合作,持续扩大国际影响。

    人力资源管理
    多因素联动效应下企业“90后”员工创新行为驱动路径分析——基于NCA和fsQCA方法
    王雅荣, 尹筱茹
    2025, 43(1):  79-94. 
    摘要 ( 100 )   PDF (1995KB) ( 25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当前,企业90 后”员工已经成长为推动组织发展的中坚力量,关注其创新行为的驱动路径,可以提升组织的创新能力。本研究基于能力-动机-机会(AMO)理论梳理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因素,并编制1 结果5 因素量表组合问卷,综合运用必要条件分析(NCA)方法与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方法分析回收的有效数据,探究企业“90 后”员工创新行为的驱动路径。研究发现:企业“90后” 员工的高创新行为存在三种组态路径,即组织支持和能力激发型、组织公正和能力驱动型、组织关怀加持型;非高创新行为存在两种组态路径,即组织关怀和能力制约型、组织关怀和能力动机欠缺型。基于此,对企业“90后”员工创新动能提出管理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