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22年 第40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22-11-15
    上一期   
    校庆专题
    企业数字化转型概念与测量方法研究综述
    李远勤, 高轲, 于晓宇
    2022, 40(6):  3-15. 
    摘要 ( 33931 )   PDF (1548KB) ( 513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企业数字化转型正在加速推进,本文通过回顾企业数字化转型相关文献, 深入讨论企业数字化转型概念和转型程度测量方法。研究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涵盖产品与业务数字化、商业模式数字化、组织结构数字化以及企业战略数字化四个方面;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效果主要是降本增效、决策优化和创造新价值;现有研究主要采用量表法、指标法、文本分析法三种方法测量企业数字化转型程度;文章最后讨论了未来研究展望。本文研究对于把握企业数字化转型概念、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经验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的金融支持研究:新结构经济学的视角
    尹应凯, 张若楠
    2022, 40(6):  16-25. 
    摘要 ( 1969 )   PDF (1226KB) ( 22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对金融支持提出了新要求。论文首先从新结构经济学视角梳理了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的内涵与现状,其次分析了金融支持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的现状,进而通过构建“钻石模型”对金融支持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的路径进行分析。“钻石模型”呈现“4×1”的结构特征:“4”即以三省一市各具特色的四种金融模式为四个基点,构成钻石平面;“×1”是通过高质量区域金融合作,将四种模式集成为“1”种合力,构成钻石顶点。“钻石模型”基于要素禀赋结构,发挥各地金融模式的比较优势,同时打造区域金融合作的集成优势,支持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最后,论文基于新结构经济学视角提出了金融支持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的政策建议。
    上海对接高标准数字贸易规则的现状、不足与对策
    殷凤, 党修宇
    2022, 40(6):  26-36. 
    摘要 ( 2159 )   PDF (1638KB) ( 42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现阶段,上海数字贸易呈现总量增加但增速放缓的局面,加快构建数字贸易规则体系将为上海数字贸易发展提供更多契机与动力。本文依据代表性区域贸易协定中数字贸易条款内容构建数字贸易规则体系,分析上海实施的政策措施在对接高标准数字贸易规则过程中的特征与不足,研究发现,上海正积极对接数字贸易便利化、国际合作与监管、数字贸易创新等领域的规则条款,但对减少数字贸易壁垒、增强消费者信心、网络接入与安全等领域规则条款的探索还相对较少。对此,应通过制定和利用数字贸易规则,从数字贸易和数据流动中创造和获取更多价值。
    本期专题
    灾害视角下的社区韧性:国际研究进展与启示
    张晓君, 罗悦
    2022, 40(6):  37-49. 
    摘要 ( 4844 )   PDF (1445KB) ( 262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随着全球灾害风险频发,以韧性理念解决社区、城市甚至国家的灾害风险治理问题成为一个重要议题。社区作为城市治理的基本单元,许多灾害或风险往往首先在社区层面被感知。本文基于灾害视角对国际上关于社区韧性的研究进行梳理发现,不同的研究对于社区韧性的定义不同,但社区韧性本质上是一种抵抗、吸收、适应、恢复的过程而不是结果,其更强调适应性而不是稳定性;社区韧性评估需要考虑关键成功因素,其评估方法可以分为物理的和感知的;社区韧性的提升需要综合考虑物理基础设施和社会资本建设,尤其要注重社会资本在社区韧性提升过程中的作用。通过文献梳理,从实践和理论两个层面提出对我国社区韧性研究的启示以及有待拓展的研究空间。
    从运动式到常态化:党建引领基层平安建设研究——基于对上海市A区B社区的考察
    张佳威, 马钰贺
    2022, 40(6):  50-59. 
    摘要 ( 322 )   PDF (1614KB) ( 94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与治理形态的演变,平安建设逐渐成为基层治理体系的关键实践场域,临时性“集中整治”工具已难以应对基层急剧增加的公共安全风险,亟待向常态化的治理模式转型。以上海市A区B社区为切入点,通过个案研究剖析党建引领基层平安建设的治理实践创新。研究发现,在基层公共安全治理中,政党组织通过发挥领导核心作用,能够调动并整合各类主体与资源加入基层平安建设的运作过程,成功建立起解决基层治安难题的长效机制,实现从运动式整治向常态化治理的转型。本研究有助于深入理解运动式整治的发生基础和转型难点,以及政党如何通过自身建设引领权力条块协作与社会关系协同。
    公共管理
    资本禀赋、政府角色认知与公共服务满意度——基于CSS2019数据的实证分析
    黄新华, 汪雅晨
    2022, 40(6):  60-71. 
    摘要 ( 459 )   PDF (1466KB) ( 87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利用CSS2019数据,考察资本禀赋对公共服务满意度的影响,讨论政府角色认知在上述关系中所发挥的中介作用。研究结果表明,资本禀赋中的经济资本对公共服务满意度的影响不显著,文化资本会抑制公共服务满意度的提高,社会资本会显著影响公共服务满意度。与此同时,公众的政府角色认知对资本禀赋与公共服务满意度之间的关系发挥部分中介作用,拥有不同资本禀赋,尤其是拥有不同社会资本的个体对政府角色认知有不同的偏好,并间接影响公共服务满意度。由此观之,提升公共服务满意度,应促进公共服务供给向高质量和精准化转变,培育并充分发挥社会资本的积极效应,引导公众转变政府角色认知,借助社会力量创新公共服务供给机制。
    文书研究
    公文文本的多重语境探析
    杨霞
    2022, 40(6):  72-82. 
    摘要 ( 336 )   PDF (1528KB) ( 63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公文文本是社会组织运用语言符号传递和交流管理意向意义的一种言语行为。公文文本的意向意义是在话语及其语境交互关联作用下产生的,语境对公文文本话语意义的建构和理解具有限制、补充和解释等功能。这些语境功能的顺利实现,既要依赖语言形式所表征的文面话语语境,也要依赖特定管理事件交际情境及其所处社会管理环境、公文制发主体和受理主体的认知框架等多种语境的协同作用。因此,公文文本语境是一个由多重语境构成的动态系统,各构成要素之间既相互关联又交互作用,共同为公文话语意义的准确表达和有效理解提供恰当的背景条件。
    认知和语用视角下意见类公文“把”字句的句法特点研究
    李祥雨
    2022, 40(6):  83-93. 
    摘要 ( 408 )   PDF (1498KB) ( 70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对意见类公文进行量化统计分析可以发现,与文艺语体相比,意见类公文中“把”字句有以下不同之处:从句法结构上看,作为单句内部构成成分的比例高于文艺语体;从句法成分上看,无主句占优势,倾向于选择“将”字作为介词以引介对象,宾语可以是动词或动词短语,谓语部分常选用动宾结构。这些不同之处构成了意见类公文中“把”字句的句法特点,而句法特点的背后主要是认知和语用动因在起作用,其中作为语用动因的交际场景是主要因素。这些动因对公文撰写中语言的使用提出了要求,具有一定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