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杂志 ›› 2025, Vol. 47 ›› Issue (5): 323-329.doi: 10.3969/j.issn.0253-9608.2025.05.001
• 特约专稿 • 下一篇
张礼铭,李具臻,朱毅斌,程功
ZHANG Liming, LI Juzhen, ZHU Yibin, CHENG Gong
摘要: 多种烈性蚊媒病毒引发的传染病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重大挑战,但迄今仍缺乏安全有效的防治手段。在病毒传播循环中,蚊虫通过吸血获取病毒后,病毒会依次感染其肠道细胞、体腔和唾液腺,最终使蚊虫获得病毒传播能力。值得注意的是,蚊虫肠道作为决定病毒易感性的关键器官,其微生物群落结构受生活环境显著影响。这导致不同栖息地蚊虫因肠道 菌群差异而表现出不同的病毒传播能力。我们团队与合作者从云南野生白纹伊蚊肠道中分离出一株具有显著抗病毒作用的Rosenbergiella_YN46菌株。该菌株通过分泌葡萄糖脱氢酶诱导肠腔酸化,从而有效抑制登革病毒和寨卡病毒的感染。流行病学调查显示,Rosenbergiella_YN46在登革热低流行区蚊群中普遍存在,而在高流行区蚊群中则较为罕见。半现场环境干预试验证实,该菌株能显著降低蚊虫的病毒易感性。这一发现为登革热等蚊媒传染病的防控提供了环境友好型生物防治新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