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20日修订版)
《电化学能源评论(英文)》(简称EER)致力于维护学术道德和诚信,确保所有发表的内容真实、可靠、无学术不端行为。
1. 投稿内容真实性:
1)确保所投稿件内容真实可信,符合我国的相关法规及政策要求。
2)稿件必须为原创作品,无抄袭、剽窃、伪造、篡改等学术不端行为。
3)确保内容无涉密问题。
2. 作者署名及排序:
1)署名作者必须是作品的实质贡献者,原则上按贡献大小排序。
2)在投稿时即确定署名作者、作者排序和单位,一般不得更改。
3)发表作品不存在不当署名,避免与对论文实际贡献不符的署名或作者排序行为。
3. 避免一稿多投:
1)禁止将同一篇论文或只有微小差别的多篇论文投给两个及以上期刊。
2)在约定期限内不得再转投其他期刊,避免重复发表。
4. 审稿公正性:
1)审稿专家应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对稿件进行评审。
2)与稿件的研究内容无利益冲突,确保对稿件的评价客观公正。
3)在作品公开发表之前应做好保密工作,不得泄露未发表稿件的研究内容。
5. 编辑部责任:
1)编辑部应对所有来稿进行查重检测,避免学术不端行为。
2)对存在学术不端问题的稿件一律作退稿处理。
3)提供详尽的修改意见或退稿理由,并对稿件作文字性修改、删节时充分尊重作者的观点和行文风格。
6. 处理学术不端行为:
1)若已查实已发表的论文存在学术不端行为,将在期刊及网站上发布撤销发表该论文的声明,并删除相关数据库中该论文的数据,终止该论文的传播,消除不良影响。
2)视情节轻重给予作者告诫、通知所在单位或在相关期刊间通报。
《电化学能源评论(英文)》的出版流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稿件提交:
作者提交正式稿件前需先提交proposal,待主编与执行主编审核通过,再通过EM系统投稿。作者完成稿件后,通过期刊的在线投稿系统提交稿件。
2. 初审:
编辑部对稿件进行初步审查,包括内容、格式和敏感事项。
3. 外审:
1)稿件通过初审后,由主编与编委会邀请国际电化学能源学科领域的顶尖专家进行外审。
2)审稿专家对稿件进行详细的评审,并给出评审意见。
4. 稿件修改:
1)作者根据审稿专家的意见对稿件进行修改,并重新提交。
2)执行主编(或编辑部)对修改后的稿件进行复审,确保修改符合审稿专家的建议。
5. 终审与编校:
1)稿件通过复审后,进入终审阶段。
2)终审通过后,进行编校流程(三校一读流程)。
6. 正式出版:
1)经过作者的确认后,文章正式上线出版。
2)稿件内容通过期刊的官方网站等渠道进行传播。
《电化学能源评论(英文)》通过严格的伦理规范和出版流程,确保每篇发表的论文都具有高质量和学术价值,为全球电化学能源领域的学者提供高质量的学术交流平台。